应以多维度来看待和修复废弃矿山——访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张忠慧

 

中国矿业报首席记者 王琼杰

      核心阅读: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把废弃矿山转化为保护环境、造福当地群众的“风水宝地”,必须要以多维度和不同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废弃矿山。同样是一座废弃矿山,站在不同视角看,其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治理出来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其高质量和循环利用的方式也是“大相径庭”,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横看成岭侧成峰。就废弃矿山而言,如果用多视角、多维度来辩证看待和分析,你就会发现,它既是破坏环境、影响生态的一大“元凶”,也是亟待治理和开发,可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一座座“宝山”。

  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看待和有效治理废弃矿山,让其真正变为“绿水青山”并转化为“金山银山”?《中国矿业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张忠慧。

 

河南息县濮公山废弃矿山变身网红地质公园

 

  问: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国家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废弃矿山情况如何?

  答:我国历经多年的环境保护,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已经得到明显改观,碧水蓝天已经成为常态。但由于工业化时代到来,特别是前些年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的刚性需求和矿山粗放式开采,造成了城市、乡村及周边的矿山和废弃矿山星罗棋布,尤其是废弃矿山,不仅破坏了地形地貌和水系,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大面积的森林草地,而且还留下了大面积塌陷,地裂缝、高陡边坡以及残渣废石和尾矿库等,形成了地质灾害隐患。

  此前的“保护不够、开发过度”的矿产资源粗放式开发利用模式,导致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问题积累多、现实矛盾多,且面临“旧账”未还、“新账”又欠的问题。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矿山开采占用损毁土地约5400多万亩。其中历史遗留矿山占用损毁约3400多万亩。所以,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目前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当前,废弃矿山问题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的问题之一,对废弃矿山的生态保护修复也成为了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了当前地勘单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对保护修复成果的高质量和循环利用更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

  问:正如“工业固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一样,废弃矿山如果科学对待并因地制宜地加以综合修复,也可转换为宝贵的“财富”。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废弃矿山呢?

  答: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把废弃矿山转化为保护环境、造福当地群众的“风水宝地”,必须要以多维度和不同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废弃矿山。同样是一座废弃矿山,站在不同视角看,其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治理出来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其高质量和循环利用的方式也是“大相径庭”,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从地质视角看,废弃矿山是一个地质灾害隐患、地质环境问题密集的分布区,急需要用地质技术的手段来消除这些隐患和问题。我们把利用“地质技术”手段治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的模式,定位为1.0治理模式。

  从生态视角看,废弃矿山毁坏了地形地貌和水系、毁坏了森林和草地、毁坏了土地和农田,造成了水土流失,是一处“残山废水”,是急需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区域。我们把采用“地质+自然技术”手段治理废弃矿山的模式,定位为2.0治理模式。

  从文化视角看,废弃矿山不仅承载了自古至今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承载了自古至今矿业、农业、工业发展的进程,更承载了从远古到今天矿业工人的生活片段,废弃矿山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将完整的地层剖面、矿产剖面和大量的地质现象暴露出来,为人类研究地球的历史提供了大量证据。因此,废弃矿山是典型的集自然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遗产地。我们把采用“地质+自然+文化”手段治理废弃矿山的模式,定位为3.0治理模式。

  而从旅游视角看,废弃矿山则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自然景观,很多的自然生态秘密,很多的矿产、矿业和工业文化秘密,以及很多的矿工生产生活的故事,是极佳的后工业旅游远景地。通过治理后,废弃矿山成为了典型的自然文化研学基地、观光游乐体验基地、休闲健身康养基地等。我们把采用“地质+自然+文化+旅游”手段治理废弃矿山的模式,定位为4.0治理模式。

  问:当前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答: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是一项综合的多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的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科学实施。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还缺乏系统思维,“单打一”的治理模式比较普遍,“综合性”的系统治理还比较少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式治理问题比较突出。对“碎片式”治理,必须抓住流域水系的综合治理和多要素一体化治理两个要点。二是废弃矿山治理形式单一、治理成果与所处的环境不协调。目前的废弃矿山治理多数处在1.0-2.0之间,甚至治理的效果还没有达到2.0的要求。3.0和4.0基本上还在试点示范阶段,比如河南的芒砀山、濮公山等。三是废弃矿山治理治标不治本和治理成果难以高效利用。目前的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主要还是治理那些地形地貌破坏严重、污染严重、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主要是就问题治理问题,而没有考虑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和过程,而且物理治理是主要手段。对治理成果如何高效利用更没有深入思考,比如治理中对水土的思考等。四是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的尺度把握不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自然恢复的必须人工修复,能够自然恢复的尽量人工修复。五是对需要保护(生态)与合理利用(土地)的资源如何科学把握的问题。我们的管理者总是把保护和利用分割开来,而忽略了保护的价值就是为了利用这个基本原理,如果不能利用也就没有了保护的价值,所谓利用包括:科学研究、科学考察、科学普及、旅游开发等。因此,如何把握保护和利用的尺度,并进行量化至关重要。六是生态保护修复中如何让治理成果活化(后续管理)的问题。也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许多废弃矿山在生态修复中并没有过多考虑研究。

  问:地勘队伍作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主力军,应如何发挥地质技术优势,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答:一是要理清地球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逻辑问题。我们知道,地球岩石圈的岩石主要由三大类组成,分别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岩浆岩,地表风化物沉积形成的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形成的变质岩。岩石圈内部的物质循环是在三大岩类转换过程中进行的,这其中板块碰撞是把地表物质推向深部的主要动力,而岩浆活动和造山运动是把地球深部物质带到地表的主要动力,岩石风化后沉积物被流水或风带到合适的部位沉积下来,是地球表面物质循环的主要动力。

  二是理清地球外部圈层物质循环的基本逻辑。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人文圈。岩石圈是固体圈层,是其它圈层依附的圈层,其它圈层之间是过渡的,这些圈层和岩石圈也是过渡的,这些圈层都是从岩石圈获取物质,相互之间还进行物质交换。其物质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岩石圈。水圈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是理清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基本逻辑关系。这主要包括: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岩石构成了山体,不同的岩石风化程度不同,形成的土质、土量不同;不同的土地,生长不同的林草和庄稼(小麦或水稻等);不同的岩石提供不同的水质,不同的水质形成了不同的土地,不同的土地生长着不同的植被;不同的植被提供了动物生存的物质;这些不同的矿石、植被、动物又为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提供了物质。所以,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

  四是突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地质基础逻辑。地质研究的对象是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系统的基础,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其它圈层都在不断地和岩石圈发生着物质交换,因此,地质是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我们必须清楚,无论我们的服务延伸到山水林田湖草的哪个领域,都不能忘记地质发展的基础,那就是地质科学。

  问:如何才能实现生态保护修复成果高质量和循环利用?

  答:要想让过去人见人躲的废弃矿山变成人见人爱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必须以地质科学基础为依托,瞄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以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绿色勘查和地质文化、地质教育、地质旅游以及全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绿色矿山等为抓手,实现由地质勘查向地质服务和地质产业绿色高质量的转型目标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地矿要向战略矿产(勘查技术)、基础矿产的绿色勘查、高精矿产品方向发展。二是环境地质要向清洁能源、康养地质、高质量水土、地质安全监督监测方面发展。三是围绕乡村振兴和美好生活,摸清查明土地资源高质量,推进农业地质发展。四是摸清查明城市三维空间的特征和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推进城市地质发展。五是地质文化产业要通过地质标本的发展继续向旅游产品、观赏石、宝玉石、矿物标本等方向发展。六是地质教育产业要通过地质研学产品的策划设计向合作开发地质研学基地方向发展。七是围绕美丽乡村做文章,实施地质旅游、地质公园、地质研学基地、地质文化村建设。八是围绕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的目标,研究地质、自然、文化融合路径,推进旅游的提质升级。九是围绕科学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

  地质是基,山石水土组合成岩石圈的基本要素;地理是本,多样的地形地貌提供了生命成长的温床;生态是魂,山水林田湖草沙矿组成了生命的共同体;科技是魄,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文化是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姿、更加丰富多彩;旅游是果,吃住行游购娱任意选择,商养学情闲奇各有所归。只要我们从多维度、多视角来辩证看待废弃矿山,并以系统性方案来科学设计、精准施策,废弃矿山必然会成为一座座保护环境的绿色青山、造福人类的金山银山。

 

 

发表时间:2022-09-27   来源: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