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行业精准服务经济发展

来源:国土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地勘单位在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发凸显。进入“十三五”以来,地勘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工作内容与要求与时俱进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地勘单位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以升级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探索新的发展空间与模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地质工作支撑服务。

  地勘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发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积极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勘单位积极发挥找矿主力军作用,地质找矿成效显著。从2012年全面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方案(2016年版)》发布,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新发现主要固体大型矿产地297处和中型矿产地521处;与此同时,重新厘定划分了26个全国重点成矿区带,优化调整整装勘查区117个,并加大战略新兴产业所需的矿产勘查,将石墨、锂、硅藻土等矿种纳入勘查重点。五年来,贵州铜仁锰矿、青海祁漫塔格夏日哈木镍矿、江西大湖塘与朱溪钨矿、云南鹤庆北衙金矿、内蒙古双尖子山银矿等世界级大矿横空出世;在山东省胶东地区,形成了以三山岛、焦家和玲珑为代表的3个千吨级金矿田,使胶东地区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区。此外,还形成了西藏拉萨—山南地区及新疆克州、阿尔泰等超大型及大型铜资源基地,发现我国铅锌矿资源量最大的新疆和田火烧云矿,探获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在鄂尔多斯发现世界级大营铀矿,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总之,地质找矿立足国家战略与未来大需求,为重新勾画中国资源版图作出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地勘单位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精准性更强。尤其是地勘单位依托自身优势,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继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质工作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防灾减灾等方面支撑服务的范围更广、层次更深、要求更高,基础性、先行性、战略性地位愈加凸显,在提高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以及保障能源资源、地灾防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北京地勘单位参与编制《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年)》,充分发挥了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甘肃省地勘单位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中为重大生态工程提供技术支撑;湖北省地勘单位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地质基础支撑;安徽地勘单位提出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资源环境和重大地质问题报告分析;宁夏地勘单位为生态移民安置区勘查找水,为生态移民区提供水资源保障等。

  地质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创建并完善了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为我国深部找矿领域提供了系统的方法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勘查区找矿预测的成功率。例如:在西藏山南初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实现罗布莎岩体近20年来最大勘查突破;建立了一套森林沼泽区、半干旱草原区、高寒湖沼区等区域地质化学方法;深部地质找矿岩心钻探关键技术的研发成功,解决了我国地下3000米深度钻探技术难题。

  此外,地勘经济平稳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呈现出速度合理、后劲增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近两年来,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影响,虽然部分单位收入略有下降或基本持平,但总体好于预期。地勘单位职工生产生活持续改善,队伍建设更加和谐稳定,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为地勘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京津冀三省()国土资源及地勘部门完成了《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实施方案(2016~2020)》编制,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地质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

  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地勘行业要准确把握新要求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地勘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在把握最新形势中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调整发展路径,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拓展发展空间。

  地质工作发展方式逐渐由粗放式外延扩张向内涵式增长、绿色发展转变,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空间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发展成果由分享式向共享式转变。从国家重大方针看,国家作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供给侧改革、生态保护等重大举措,为地质工作指明了方向。从地质工作供需来看,新型能源、材料矿产勘查需求增加,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增加。地勘行业的服务领域正由原来以服务找矿为主,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转变。

  不可否认,地勘工作当前同样出现了无效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问题。例如:以煤炭、铁矿石等为代表的大宗矿产勘查需求萎缩,而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家三大战略等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升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政府对地质工作“产品”需求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地勘单位既要大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及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各类信息,畅通沟通渠道,又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效应。

  2016年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确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有很多内容与地勘行业有关。地质工作要结合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服务要向“山水林田湖”、重要经济区与城市群以及海岸带的空间规划与布局、生态管控与保护、环境恢复与治理、灾害监测与防治等方面转变,发挥地质工作在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科学研究及监测防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目前,多数地勘单位仍然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因此,必须着力提高懂全局、管本行,抓重点、破难题,抓落实、求实效,崇廉洁、拒腐蚀的能力,找准差距、补齐短板,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地质支撑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以及发展着力点,地勘单位必须以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新动力,补齐短板形成地勘行业发展新格局,探索构建地勘行业绿色发展新模式,以强有力的地质工作支撑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以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新动力要求地勘行业下大力气抓好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例如:稳步推动油气资源勘查开采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适合油气勘查开采特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制度;逐步建立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矿产勘查准入与市场退出机制,完善勘查区块面积核减制度;改革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建立国家矿业投资基金,弥补矿业资本市场不足,拓展风险勘查和矿业发展融资渠道;提高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的公开程度,形成“需求—任务—成果—产品—平台—用户”有机衔接的灵性运行机制。同时,大力提升地质科技成果对实现找矿突破、加快资源转化、推进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

  补齐短板构建协同发展的地勘行业发展新格局,要求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均衡,找出发展短板,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一方面,着力推进地勘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现有优势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事业体制与市场机制、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传统矿种勘查与新兴矿产勘查、地质找矿与广义地质工作等重大关系,着力发挥不同体制、不同机制、不同市场、不同领域、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此外,要坚持把地勘经济、勘查质量、队伍素质、党的建设、能力建设、地勘文化等摆到同等重要位置,促进速度与质量、效益相互协调发展。

  探索构建地勘行业绿色发展新模式,要求地勘行业积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大力倡导绿色勘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此,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探索优势资源勘查、保护与合理利用新模式,推进地质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在提供保障服务、延伸工作领域中拓展发展新模式,切实把生态优先理念真正融入到矿产勘查的具体实践。

  在此基础上,地勘行业发展要着力构建矿产勘查开发利益共享机制。一方面,坚持资源开发与扶贫相结合,加大对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生态农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精准扶贫力度,推进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开采,努力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和谐矿区建设,着力营造群众鼓励勘查、支持合理开发的良好社会氛围。地勘单位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职工群众,注重保基本、保民生、保稳定,切实使职工群众有获得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此外,开放发展、合作共赢是推进地勘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地勘单位要聚焦“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以紧缺战略性矿产为重点,开展我国及沿线国家成矿规律研究和潜力评价,积极探索“走出去”合作的有效途径,深入开展矿产勘查开发和地质工程领域合作,力争国内外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