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湖州矿业一片“绿”

来源: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矿产资源被喻作工业的“粮食”。

  湖州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在全国最早提出矿产资源“开采区集中、限采区集聚、禁采区关停”的概念。以绿色矿山建设为抓手,探索规范矿产资源开采,把绿色理念注入发展蓝图,释放产业动能。

  矿山“转绿”

  焕发生态活力

  2005年12月,湖州市出台《关于创建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企业社区和谐化”六项标准,从矿山开采到矿山闭坑结束全过程打造绿色矿山,探索“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此后,市委、市政府把建设绿色矿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生态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确保绿色矿山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如今,绿色矿山建设已成为湖州市新出让矿山企业的标配。许多矿山企业在创建绿色矿山过程中,推广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等,促进了“三率”指标的明显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开采回采率、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率甚至达到100%,真正实现了“守住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将绿色矿山理念贯穿于转型发展始终,从严监管的同时,加大鼓励,为生态建设添翼。到2017年底,湖州绿色矿山建成率达94%,全市有 “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8个,省级绿色矿山29个。

  绿色矿山建设,让湖州矿业焕然一新。下一步,湖州的目标是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全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其中,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已明确将湖州列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2017年,湖州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地方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并制定了《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计划到2020年,建成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矿区环境再造试验区、资源合理利用和先进技术装备运用展示区、生态保护和矿地和谐模范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先行区,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矿业发展“湖州模式”,走出一条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共赢之路。

  矿地“转岗”

  绘就发展蓝图

  自2003年起,湖州市通过社会参与、产业融合等多种措施,因地制宜走出了生态复绿、景观再造、土地开发、复垦耕地、矿地村庄、搭建平台等6种模式,废弃矿山年治理率从15%增加到90%。其中,东衡村就是湖州市废弃矿山治理和矿地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

  东衡村曾经采矿业兴盛,历史上曾有18家矿山企业,带动了经济发展,也使不少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村子富了,但环境却越来越差。为了改变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东衡村于2009年底关停了全部18家矿山。

  自2011年起,东衡村对3000多亩废弃矿山进行综合治理,平整土地、拆旧复垦、生态治理,围绕废弃矿地大做文章。对部分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的矿区进行整体平整,发展钢琴产业园;将整体条件较好的2000多亩矿地复垦成良田;对不能复垦为耕地的废弃矿地进行生态修复;对靠近城镇、交通便利的废弃矿地,则建立现代化农民新村……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几千亩废弃的矿地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如今的东衡村,一边是潺潺溪流映青山,另一边则是装修精致的农家小墅与高层公寓。这片利用废弃矿区建设的农民公寓,荣获2016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

  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宜建则建。如今的湖州,不同“身份”下的废弃矿山正在不断发挥自身热量,放大着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位于杭宁高速、申嘉湖高速及104国道交汇处的堂子山矿区,在对25.5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场进行治理改造后,被规划为永久性绿化用地,并建成浙江省最美“生态驾校”;德清砂村曾是全省最大的露天矿区,近万亩的矿地经过平整,如今成了工业大平台;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分区的一处大型废弃矿地综合治理项目,在对5000亩废弃矿山进行治理后,将打造全省一流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曾经千疮百孔、乱石成堆的16万平方米废弃矿山,通过治理变成如今山清水秀的仁皇山公园……

  废弃矿山正变“废”为宝。据统计,目前,湖州市累计利用废弃矿地垦造耕地2.54万亩,实施生态治理复绿造林项目280个,矿区治理复绿1.6万亩,开发可建设利用土地2万余亩,呈现了矿山环境治理、节约集约用地、耕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