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明:与新时代同行,为新时代讴歌——中国探矿者年会论坛发言

来源:看今朝

 

 

 

作者简介:张亚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学会理事,先后为中国矿业报首席记者、《中国作家》杂志编辑,《中国纪实》杂志执行主编。发表文学作品400多万字,著有报告文学集10部及长篇报告文学《探秘第三极》、《中国牌矿工》等6部,高等院校辅导教材两部。先后20多次获政府嘉奖和国家级及省、市各类奖项。

 

 

一年一度的《中国探矿者年会》,竟然专门设立了一个矿业文化版块,应该说是彭齐鸣会长的一个创意;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地勘文学,很高兴,今天我们聊的内容,就是新时代、新地勘、新文学。不可否认,我们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是一个解构与重构的大变革时代。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风雨历程,中华民族进入了“强起来”的历史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文学,新文学反映新时代。中国进入了高新时代呼唤新文学,新文学反映新时代。中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期,我们探矿者正在做什么,地勘文学应该反映什么,作家如何讲好地勘人的故事,传播好地勘人的声音,如何切实做到 “无愧于时代”,都亟需我们探讨和实践。地勘文学的简单梳理我的前半生都在文字里面游走,但无论是做记者还是当作家,报告文学创作就占了三十多年时间,今天与大家的交流,在这方面可能会有点侧重。地勘行业曾经为共和国作出过卓越贡献,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彭齐鸣会长有个概括性的总结,说“70年的风风雨雨,地勘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克服了无数困难,创造了无数奇迹,也凝聚升华了一种地矿精神,一种先进文化,一种行业自信,‘三光荣’、‘四特别’和‘铁人精神’都是这种文化的真实体现。”“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就有纪录片《深山探宝》展现了地质队员的形象,《年青的一代》塑造了新一代知识分子肖继业的形象。还有老一代作家以报告文学形式塑造的地质人为祖国寻找宝藏的英雄群像,如《山中海路》、《在柴达木盆地》和《祁连雪纷纷》等作品。尤其是著名作家徐迟1962年发表的《祁连山下》,十年动乱后推出的《地质之光》,以及作家黄钢发表的《亚洲大陆的新崛起》,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促使了文学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一批地质题改革开放促使了文学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一批地质题材的报告作品相继问世,分别有《地质锤》、《拥有亿万财富的穷汉》、《这里不是台风眼》等等。接下来“山野作家群”的出现,地质文学从“贫乏”走向了“繁荣”,出现了《南海石油凯歌》、《世界屋脊的太阳》、《大洋惊涛录》、《国土之殇》、《中国地质拓荒录》、《共和国不应忘记》、《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光荣与梦想》等一大批有影响的文学力作。上个世纪90年代起,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转型期,地勘单位进入属地化的阵痛期,这时诞生了一批诸如《走向圣殿》、《荒原》、《纵横青藏》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但地矿文学创作也由繁荣走向了低谷。可以说,新中国以来的新时期地勘文学,无论在繁荣还是低谷阶段,都是以走进中国地勘历史深处、激活地质人的文化记忆、再现探矿者的历史足迹为特征,浓笔重彩地抒写了地质“三光荣精神”,反映了疾风骤雨的改革转型、地质人的生命形态与精神追求,以及自我救赎的艰难过程和命运变迁。时代走到今天,历史场景的沧桑巨变,国家实力的跨越提升,政治和社会语境的变化,都呼唤着与之匹配、呼应的文学品格、气度和境界,呼唤着新的文学观念、审美品格和艺术追求。但是,地勘文学的现状又如何呢?从数量上来说,近几年可谓空前繁荣。一是作家多,自从数量上来说,近几年可谓空前繁荣。一是作家多,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包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各文学社团的成员,一大批文学作家及爱好者,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创作主体群;二是“底层文学热”,“打工文学”、“底层叙事”、“草根文学”等层出不穷,呈现出题材、主题、世界观的多元化写作;三是作品发表多,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等,大大小小的报刊杂志,自费与公费的出版,还有网络上贴的作品,各种圈子各种群的平台,到处都是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好像是形势一片大好。

 

不可否认,地勘文学自有它的热闹和华丽,也出现了一批带有浓郁地质特色、达到一定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的重要作品,比如历史散文《大写西域》、电影《罗布泊》《寻明胜》,长篇小说《吾血吾土》、长篇纪实《天地良心·万里在安徽》、《生死大营救》,《国家大宝藏》《生命在大地上闪光》等,唱响了正气歌,弘扬了主旋律。但是,正如“全民写作”的“大跃进”民歌那样,地勘文学的“铺天盖地”要成长到“顶天立地”并不容易,从“平原”走向“高原”也尚需时日,与生态文学、石油文学、化工文学、铁路文学等行业文学比较,在表象繁荣的地勘文学背后,文学影响力还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新的时代呼唤新史诗,地勘文学需要新抒写。绿色发展为地勘行业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也为地勘文学提供了新的主题、新的思路,新的挑战。地勘文学“新”在哪里,从“写什么”到“怎么写”,都需要我们重新梳理和反思。“新地勘文学”“新”在哪里?文学反映现实,现实烛照文学,不同时期的文学都有不文学反映现实,现实烛照文学,不同时期的文学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兴奋点,地勘内涵、外延、功能、使命的全新变化,地勘文学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我个人认为,一是新时代,新主题。地勘工作定位与使命的巨大变化,带来了地勘需求的结构性变化,绿色勘查成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新的地勘服务领域正在形成和拓展。从自然资源部公布的“三定”方案看,国家赋予了自然资源部二十一条职责,包含了山水林田湖草土地矿产等各方面。绿色发展为地勘行业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也为地勘文学提供了新的主题、新的思路,新的灵感。比如地质调查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有传统陆地的地质调查,还有海洋资源的调查和科考,还有动用卫星飞机进行航空遥感调查。也就是说,海、陆、空题材都有,拓展了创作范围,增加了创作题材,矿产、测绘、海洋等领域的事件和与人物,中国地勘人的精彩生活,以及其中所喷薄、所涌流的中国地质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都成了新时代地勘文学关注和含纳的重要内容。二是新内涵,新建构。文学就是社会学和人学,更是人二是新内涵,新建构。文学就是社会学和人学,更是人与自然关系之学,好的文学作品一定都担当了对当时的社会历史、人性和现实生活的记录与承载,或批判、或表现、或歌颂、或期许,等等。绿色发展是对任性蛮横的发展说不,对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发展说不,美丽中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地勘文学必然涉及到深层的文化心理,无论是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地勘文学终要回到抒写的本源——人的内心世界,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喧嚣浮华的商业社会,浮光掠影的文化按摩,缺失的是人文精神的理性思索。我们要强化“绿色思维”,针对现实的关切、现实的危机、现实的负面进行理性的批判与反思,用生态意识和自然伦理打破有悖于绿色的思维定势,唤醒人们对土地、海洋、自然生态的敬畏和尊重;既要展示关爱自然、以求审美文体的“两山论”内涵,又要进行生态伦理的现代建构和探寻;建立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彰显鲜明的绿色美、生态美、科学美和哲理美,这是新时代地勘文学应有的责任和使命。三是新形势,新突围。新时代是一个绿色时代的开启,三是新形势,新突围。新时代是一个绿色时代的开启,绿色矿山、绿色勘查成为经济发展的深刻内涵,作为自然资源文学的一部分,生态意识、绿色意识、环保意识的交融交叉,无疑都成了构建新时代地勘文学的生命之源和精神之源,因此,这就需要作家必须拥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情怀,突破行业文学写作的思维定式,打碎束缚创作的隐形壁垒,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画地为牢;要用跨界的思维改变传统的思维坐标,用复合的知识链条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用创新的意识调整固化的判断标准,立足地勘而不局限,跳出地勘看地勘,以联系发展的眼光、高蹈宏阔的表现,自觉拓展地勘文学的内在空间。敢于突破自己,超越自己,面向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倾情抒写,就能写出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人文意义的好作品。

 

文艺工作者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要“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剧烈变革、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为地勘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故事、资源和想象的空间,我们既是新时代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是新时代形象的塑造者、抒写者,也是新时代精神的承载者、传播者,如何在地勘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与营养的同时,更深、更广地挖掘时空与生命,写出更具有时代普遍意义、更具备文学价值的作品?一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这是地勘文一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这是地勘文学作家创作的前提。创作者要聚集“三光荣精神”的光亮,照亮时代的困惑幽暗,释放向善向美向真向正的能量,传递人文观照的崇高情怀。当前文学创作上消费主义倾向蔓延,文化和思想流失严重,精神面貌脆弱而苍白,“扁平化”“平面化”“媚俗化”“市场化”成为时代文化的主题词。面对又一次的转型阵痛,地勘人应该怎样生存,是再闯新路再立新功,还是自甘消极随波逐流;是追求精神的崇高,还是陷入物欲的深渊?在钙质流失的今天,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肩上有担当,脚下有生活,写出现实的关切、现实的危机,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滋养人的心灵,强壮人的魂魄;我们既要以知识分子的神圣忧思,敏锐地捕捉时代的火光,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展现地质人的理想信念、精神嬗变轨迹和对美丽中国的畅想;也要善于抓住波澜壮阔的大主题,大开大阖高蹈宏阔地进行大书写,把地勘人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抒写好,把地勘人的精彩生活展示好,把新时代的科学发展演变轨迹表现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二是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到生活的激流中捕捉创作二是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到生活的激流中捕捉创作灵感。地勘人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意蕴深邃、震撼心灵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有厚重的生活积累,精湛的艺术手法,“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能出现有品位有格调有责任的优秀作品。我们千万不要被屏幕里的生活、碎片化的信息所左右,千万要避免那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生活体验,千万要杜绝那种无本之木的想象和虚构。小人物身上折射着时代风云,我们要提升发现故事、讲好故事的能力,认真倾听时代的呼吸,感受时代的脉动,善于观察体验地勘人的喜怒哀乐,展现地勘人的生活现状、人生故事和命运状况,接地气就会有灵气,有了扎实的地勘生活观察和体验,有血有肉的人物就会站立起来鲜活起来,作品就会有温度、有力量、有悲悯之心、有人性之光。思想的穿透力才会产生灵魂的震撼力,笔尖朝下主题向上,才能提炼出新时代地勘人的精神风貌,比如浙江地勘模式,“过去是包袱,今天是财富,”如果我们写出了地勘人凝神聚力为绿水青山添彩,为绿色矿山奉献的精彩故事,地勘人形象拥有了结实饱满的内核,就会产生打动人心的转型自信和力量。三是客观表达“个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中国梦是中国的时代抱负、国家理想,无数个人的“梦”汇入“中国梦”,才有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地勘文学作家如何摆正自我与时代的关系?艺术形式和内容如何更完美地统一?如何在新媒介、新词汇不断翻新、涌现的情况下,寻找到更为适合的艺术表达形式?如何创造性地书写我们眼前丰富的时代和社会生活?如何做一个称职的新时代记录者和号角手?这是对每个作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目前有的作品仅仅是个体好人好事的罗列,或者说流水账式的堆垒,忽略了个体与群体的必然关系,思想的苍白和文化的缺失,就变成了劳而无功的文字垃圾。

 

我们要清醒的是,“中国梦”是我们“个人梦”得以实现和起航的“精神场”,无论是讲述地勘人“一带一路”建设的故事,还是海外地勘市场的拓展,我们都要立足于国际化视野,注入中华民族“文化意识”,既要写出性格和风格上的多样性,又要释放思想艺术的深刻性与审美性,以此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展示我们的国家形象民族形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全新的中国正在亮相世界舞台,一场全新的文艺复兴正在到来。让我们在这个阳光明媚、百花齐放的时代,以人文的高度、文化的气度和艺术的气韵,共同抒写出无与伦比的时代精彩,共同完成新时代地勘的经典礼赞!谢谢大家!